2025年5月21日,正值2025年职教活动周,为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简称“艾梅乙”)母婴传播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临床医学院邀请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在学校望犀校区一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170余名学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唐梅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艾梅乙”这三种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特别强调,母婴传播是导致儿童感染“艾梅乙”的重要途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在传播途径方面,专家详细讲解了“艾梅乙”如何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又细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专家着重阐述了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对于孕妇而言,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所有孕妇在孕期都应进行“艾梅乙”检测,及时发现感染并接受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同时,专家还介绍了国家针对“艾梅乙”感染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免费检测、治疗及干预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
讲座中还设置了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艾梅乙”感染、感染后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交流。专家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艾梅乙”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理解。

此次讲座不仅普及了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的知识,提高了大学生对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还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向身边的人宣传,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讲活动结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还为前来的志愿者抽血,作艾滋病病毒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