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秦巴药乡产业扩张与生态承载矛盾,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组建的药“践”青山团队,于2023年11月—2024年12月围绕“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生态承载矛盾”,走进30家知名药企、医药产业园区及研发基地开展现场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药品市场推广策略及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学术动能。

团队实地考察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自强中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达州有限公司等30家药企。其中,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成药经营企业。四川自强中药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2017年以来,为种植基地和药农无偿提供种子种苗价值50多万元。无偿提供种植技术,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解决基地和药农发展中的后顾之忧。国药控股达州有限公司则展示其高效物流体系,该公司作为区域医药流通重要企业,业务覆盖药品批发、零售及医疗器械领域,并通过分支机构拓展终端市场。三者的创新实践,为团队提供中医药发展新思路。
团队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达州市各药企依托“秦巴药库”区域品牌,极大推动了达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达州特色中药材品种优势进一步凸显。但仍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品牌建设和市场认可度不足、产业链协同不足及生态压力依然存在等困境和挑战。




临床医学院药“践”青山团队历时两年,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30家药企的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及仓储中心,系统调研中医药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管控体系,深化了团队成员对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制约的认知。基于调研成果,团队创新提出“四维三链”协同框架(“生态约束-政策驱动-文化赋能-社会参与”四维协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统筹),通过优化产业分区布局、推广绿色生产工艺、建立污染智能预警系统、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举措,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与生态链深度融合,为化解秦巴药乡产业扩张与生态承载矛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团队负责人夏海翔表示:“中医药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智慧,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既需要企业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上持续发力,也离不开高校、科研机构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
展望未来,随着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这些凝聚传统精粹与创新技术的中药产品,必将以更优质的品质、更广阔的市场覆盖面,从实验室迈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