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三下乡”团队赴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和学校定点帮扶的宋家碥村,开启了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向党的102岁生日献礼!团队由医疗专家、师生共计50余人组成。
7月1日上午,在宋家碥村村支书张海陪同下,三下乡团队来到“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化成镇梁大湾村。梁大湾村党支部副书记苟丽、副主任刘久芝亲自陪同,并全程担任解说。
“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农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青山绿树间5幅巨幅石刻标语是周永开自己掏腰包找人凿刻而成,寓意把信仰凿刻于石,告诉后世子孙要牢记党恩。
在周永开工作旧居,看着整洁的房间、简朴的家具,墙上泛黄的鲁迅等名人格言,听着周永开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库、发展产业的故事,“草鞋书记”“周老革命”在如豆的灯光下擘画梁大湾村发展蓝图的情形仿佛历历在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周永开同志的真实写照。参观者无不为周永开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生命不息,为党奋斗不止的共产党员高尚情怀深深感动。

在旧居院坝,兰武书记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次别样的仪式,“党是我一生的追求”,周老革命用漫长的一生践行着入党誓言,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共产党员的底色,令人敬仰,催人奋进。临走前,梁大湾村党支部向学院党总支赠送了一本由巴州区纪委编撰的教育读本《腊梅永开・周永开同志故事汇》。
下午,下着滂沱大雨,师生们来到了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宋家碥村。
在村委会议室,双方举行了座谈会。张海汇报了宋家碥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感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倾情帮扶。学校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帆他分享了下基层锻炼的心得体会,在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作了汇报,希望在座的医学生努力拼搏,自觉担负起建设美丽乡村的神圣使命。
化成镇副镇长杨海军充分肯定了张耀、杨帆两位队员的工作成效,表示化成镇政府将支持宋家碥村破解工作中痛点、难点问题,为宋家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拓新路径、激发新活力、开创新局面加油助力。
兰武表示此次在化成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零距离接触乡村,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基层群众在卫生健康方面的迫切需求。希望深化与化成镇的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医疗卫生平台,发挥学校医疗专家作用,以健康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入户慰问困难老党员、病重群众、五保户和残疾群众。专家开展健康体检,询问病史,测血压,心肺听诊等,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叮嘱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同学们为其整理家庭内务。
村支书张海带领大家参观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园。漂亮的村委会新办公楼、新的办公设备、太阳能路灯、硬化村道、困难户电路改造、种养殖产业园......,集体经济逐年攀升,人均收入大幅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同学们由衷赞叹宋家碥村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以来的巨大变化,一路所见所闻皆为美景。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医疗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弥补了学校实践育人薄弱环节。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临床医学院学子将勇担时代重任,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